第一部分:成都改革“路線圖”
  總體戰略
  今後一個時期治蓉興蓉的工作思路和基本方略是:
  發展取向
  科學發展
  領先發展
  總體戰略
  改革創新
  解決發展所有問題的總鑰匙
  轉型升級
  城市空間轉型升級
  城市產業轉型升級
  城市生態轉型升級
  城市管理轉型升級
  城鄉形態轉型升級
  工作抓手
  五大興市戰略
  交通先行、產業升級、立城優城、統籌城鄉、全域開放
  目標定位
  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
  改革的基本遵循
  1
  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推動有機結合
  2
  堅持頂層設計和基層首創有機結合
  3
  堅持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有機結合
  4
  堅持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有機結合
  5
  堅持依靠群眾和為了群眾有機結合
  幹部的精神狀態
  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拿出“四種勁頭”:敢為善成的闖勁、勤學善思的鑽勁、甩開膀子的幹勁、久久為功的韌勁。
  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要始終繃緊反腐倡廉這根弦,讓改革發展的新風和反腐倡廉的清風相互激蕩;要重視社會穩定,穩定的社會環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
  專家解讀
  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精神
  體現成都特色
  ■羅蓉(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作為市委《決定》起草工作的參與者,我有幾點體會很深。
  《決定》貫徹了中央和省委的精神,中央、省委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要求和主要精神都在《決定》中得到了全面準確貫徹,做到了不漏不偏、應寫盡寫。
  《決定》也突出了成都的亮點和特色,把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精神和成都實際相結合,提出切合成都實際的改革舉措,具有濃濃的“成都味”。比如,提出了以市場化、法治化、現代化、國際化和創新驅動“四化一驅動”來統攬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構建融觀念、文化、科技、金融、商業模式等多方面創新的“城市綜合創新生態體系”,突破了創新僅限於科技領域的認識,體現了創新驅動的全面性。
  此外,《決定》始終圍繞發展最急需、群眾最期盼的改革事項,作出積極回應,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麼問題,是“發展牽引改革”“問題倒逼改革”的具體體現,對民生訴求給予了積極回應,非常貼近基層、貼近民生。本報記者 王眉靈
  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成都轉型健康發展
  ■鄧立新(市政府研究室副巡視員,省、市社科院特約研究員,全國城市經濟學會理事)
  市委《決定》找準了新一輪改革與成都發展實際的契合點,其基本切入點是“改革創新,轉型升級”,體現了爭取改革紅利、創新紅利、轉型紅利的全局思維和戰略部署。
  爭取“改革紅利”,這方面的競爭激烈,正在形成新一輪地區經濟和城市經濟競爭新特點。用經濟學的觀點,在全國資源要素自由流動條件下,改革紅利也是一定的,是有邊際效應的,誰先改革,誰先得紅利;誰真改革,誰真得紅利;誰不變革,誰不能得利;誰假改革,誰就吃苦頭。因為市場決定,價格決定,稀缺決定,改革創造良好環境,形成制度政策窪地,資源要素就會向那裡流動,就可能形成人才高地、資金高地,轉型發展就更有資源要素作支撐。這就是制度改革紅利。
  爭取“創新紅利”,創新一是可取得壟斷利潤;二是可取得超額附加值;三是增強核心競爭力。
  爭取“轉型紅利”。轉型是一個發展方式轉變問題,說到底是一個產業結構調整問題,是產業升級問題。市委在新的“五大興市戰略”中用“產業升級”取代“產業倍增”,是對成都發展認識上的一個飛躍,對成都發展戰略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本報記者 王眉靈
  第二部分:經濟體制改革
  經濟體制改革是核心和重點,影響和決定著其他方面體制改革,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社會事業、金融服務等領域,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家財產和合法權益
  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鼓勵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健全國有企業分類分級管理和評價機制
  完善現代
  市場體系
  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推進貿易流通體制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建立健全社會徵信體系
  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同責
  推進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大力發展普惠金融
  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構建以都市現代農業為基礎、以先進製造業為主導、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
  建立都市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發展體制機制,形成農工貿旅一體化、產加銷服一條龍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
  推進現代製造業技術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推動成都製造向成都智造、成都創造升級
  深化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加快建設服務業核心城市
  完善圈層產業聯動發展機制,促進產業關聯度高的區(市)縣按照產業鏈分工實現集群發展
  ●強化創新驅動
  構建城市綜合創新生態體系。制定成都創新發展總體規劃,加快培育和整合各種創新機構、創新服務機構、創新人才、創新環境、創新文化等創新要素,積極培育創新精神
  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匹配資金鏈
  完善產學研金協同創新機制,積極爭取建立知識產權法院
  把人才作為創新驅動的根本依托,營造引才、留才、育才、用才的制度環境,加快建設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嚮往集聚、創業創新活躍的人才高地
  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
  加快引進中歐創新中心
  積極爭取建立知識產權法院
  ●深化全域開放
  探索對外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依法放寬外商投資準入,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開放,放開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
  積極爭取設立中國(成都)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
  發揮成都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交匯點和聯動點的區位優勢,把成都打造成為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重要節點城市
  增開國際客貨運航線,發展多式聯運,完善蓉歐快鐵支撐體系
  吸引更多國際活動和會議落戶成都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釐清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邊界,積極推廣政府購買服務
  改進發展成果考核評價辦法。建立符合功能定位和分區規劃的差異化考核評價體系,強化對發展質量、民生改善和生態建設等的考核
  推進“大數據”建設,建立全市基礎數據統一平臺,打造智慧政府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大行政審批權限下放力度
  全面推行預算績效管理,建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財政資金運行機制
  ●深化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
  率先健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鼓勵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集體資產股權等農村產權折價入股組建資產管理公司或新型股份合作社
  率先推動農民實現更多財產權利,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開展農村生產用房所有權、農村養殖水面經營權、農業生產設施所有權等確權頒證,明晰農村各類產權權屬
  率先實現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探索在全市範圍內統籌使用集體建設用地指標
  率先形成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開展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探索推行居住證積分制管理辦法,嚴控中心城區人口規模,有序引導人口向中心城區以外城鎮梯度轉移
  專家解讀
  錯位競爭
  “西部金融中心”
  大有作為
  ■楊安華(四川大學公司金融實驗室副主任)
  市委十二屆三次全會提出,“改革創新、轉型升級”是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的總體戰略,這對成都建設西部金融中心而言,無疑又將迎來新的機遇。
  成都作為西部區域中心城市,金融機構種類最齊全、數量最多、金融基礎設施完備,已具備明顯的區域集合力和輻射帶動效應,比較優勢明顯。成都要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就應該與上海、深圳等城市實現錯位競爭,成都高校林立、科研技術實力雄厚,應充分發揮其人才智力優勢,為打造“中國西部硅谷”提供金融配套服務。
  此外,成都剛剛對未來五年全市統籌城鄉改革發展提出規劃性綱要,要盤活農村資源存量、充分配置資源,都離不開金融的配套支撐,打造區域金融市場,未來成都金融業大有用武之地。
  本報記者 張婭娜
  趁勢而上
  “產業升級”
  明確路徑
  ■於建瑋(四川大學經濟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成都市委將“產業倍增”戰略調整為“產業升級”戰略,既源於對當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形勢的科學分析,更源於對成都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的準確把握。
  所謂“產業升級”應該說包括了兩方面的內涵,一是產業的平衡化。當前,成都在某些產業上、區域內還存在結構不合理,產能過剩的情況,因此需要加大推進結構調整,優化市域生產力佈局,來解決這些問題,讓產業發展更加合理。二是產業的高級化。作為中國傳統的電子信息重鎮,成都近年來在該領域引進了以世界500強企業為主的一大批先進企業,信息產業園發展蓬勃興旺,這些使得成都在這輪技術革命中具備了與國內一線城市甚至是國際領先城市處於同一起跑線的機遇。因此,市委提出產業升級,強化科技創新的驅動功能,營造促進產業升級的制度環境,是從戰略層面為成都產業發展搶抓機遇、趁勢而上明確了路徑。本報記者 尹婷婷
  本報記者 王眉靈 李影 整理
  製圖 張維穎 申娟子  (原標題:成都全面深化改革完全手冊(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y69sysw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